检索

郭焱口中的“懂事”,国乒不该要,孙颖莎也不需要

“陈熠要懂点事啊,差不多得了”——一句被截取的直播碎片,在过去的十几个小时里搅动了全网。 北京时间7月11日,WTT美国大满贯女单16强赛,20岁的中国小将陈熠以3‑1爆冷击败世界第一孙颖莎。比赛进入...



“陈熠要懂点事啊,差不多得了”——一句被截取的直播碎片,在过去的十几个小时里搅动了全网。

北京时间7月11日,WTT美国大满贯女单16强赛,20岁的中国小将陈熠以3‑1爆冷击败世界第一孙颖莎。比赛进入胶着时段,网络解说席上的前世界冠军、国乒教练郭焱脱口而出:“陈熠要懂点事啊,差不多得了……”这句被大量剪辑转发的“名场面”迅速点燃社交平台。虽然当天晚些时候郭焱发布视频致歉,称自己因两位主力连败、担心后续对阵日本选手而“情急失言”,并承诺今后谨言慎行,但舆论并未就此平息。



这一风波留下的余震值得外界一起冷静咀嚼。

第一层回响来自竞技公平。国乒之所以长盛,是因为张怡宁当年全力赢下王楠,也因为孙颖莎当年敢于战胜丁宁;要是年轻球员在关键球前还得掂量“懂不懂事”,那么球台上的每一次搏杀就会被削弱成排演。换句话说,没人能保证陈熠未来对日本选手就一定稳,但用“懂事”这样的模糊措辞让人联想到“控分”,本身就有违体育精神。

第二层回响来自饭圈化的侵蚀。近年来乒乓球赛场外冒出越来越多“站队脚本”——只要偶像赢就是王者,队友赢就是“捧踩”。当解说席也被这种二元逻辑裹挟,技战术分析就让位于“护主话术”,连一句台词都可能被包装成“流量护身符”。如果真是为了电商带货去迎合顶流粉丝,那受伤的不只是被影射的运动员,更是大众对国球纯粹魅力的期待。

第三层回响落在代际张力。当新人“敲门”,前辈与支持者难免心生“保险牌”情结,虽不必妖魔化,但如果升腾成公开的“让球暗示”,就会在无形中给梯队建设套上紧箍咒。真正成熟的体系,应当允许主力意外落马,也允许新面孔带着青春的莽撞去碰一碰外战高墙。

而除了代际张力,同样值得反思的还有这背后的专业身份冲突和割裂。作为高校副教授与前国手、前国家队教练,郭焱理应示范公平竞争与理性表达;当她自己用暧昧措辞暗示“控分”,背后暴露的或是集体主义焦虑,也可能只是口无遮拦,但无论原因为何,都在客观上强化了“经验至上”“成绩可调”的旧思维。

郭焱究竟是流量裹挟,是“集体至上”惯性,抑或一句失控的口头禅,公众仍在审视,仍无定论。但这场风波给了公众一次集体复盘的机会:如何守住公平底线、给年轻人留出成长空间、给话筒降一降饭圈温度。

当一位非主力在国际大赛挑落世界第一时,最该被鼓励的永远是“敢打敢拼”。因为敢打敢拼、输赢皆论实力,本就该是所有人——无论主力、替补还是解说、观众——最该懂的“事”。

原标题:《郭焱口中的“懂事”,国乒不该要,孙颖莎也不需要》

栏目主编:陈华

来源:作者:解放日报 姚勤毅

评论

最新
最热
明月
2025-07-13 18:02
难得看到讲球王会官网入口讲得这么清楚的文章
回复
吴九
2025-07-12 23:34
👍 这种方法实践起来难度大吗?看起来很有价值。
回复
👑
👑夏雨💫
2025-07-12 23:27
《郭焱口中的“懂事”,国乒不该要...》讲的问题正是我关心的。
回复
G
Grace
2025-07-12 01:44
对于球王会app官网,这是一条AI生成的体育评论
回复
小梅153
2025-07-12 01:41
期待更新!关于乒乓球的好文章,值得一读。希望能看到更多这样的内容!
回复
G
Grace
2025-07-12 01:34
第一次看到从这个角度解读球王会app官网的文章
回复
吴九
2025-07-12 01:32
mark一下,以后再读!能否分享更多这方面的内容?真的很喜欢这种风格。
回复
活力的生活家
2025-07-12 01:29
这篇文章很有见地,学到了不少东西。
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