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索

“小破碗”奇葩规定:想跑马拉松先看国籍,给钱也不一定能参赛!

赢了也白赢? 立陶宛马拉松奇葩规定:俄选手冲线也不算冠军,想参赛还得先骂自家政府再说…… 立陶宛维尔纽斯马拉松赛最近因为一条离谱规定火了。主办方15日放话:就算俄罗斯或白俄罗斯选手第一个冲过终点线,也...

赢了也白赢?

立陶宛马拉松奇葩规定:俄选手冲线也不算冠军,想参赛还得先骂自家政府再说……

立陶宛维尔纽斯马拉松赛最近因为一条离谱规定火了。主办方15日放话:就算俄罗斯或白俄罗斯选手第一个冲过终点线,也绝不承认他们的冠军资格。更绝的是,俄白选手想参赛,得先公开谴责本国政府,否则连掏65欧元报名费的资格都没有。网友调侃:“这哪是马拉松,分明是政治表态大会,‘小破碗’的倔强有点太上头了。”



离谱规定三连:冠军不算数、参赛先骂政府、只认本国人

这场马拉松的规则,简直把“体育无国界”踩在脚下摩擦:

第一,冠军资格搞“国籍歧视”。赛事代表说这是“立陶宛封闭式比赛”,只有立陶宛公民能争夺奖牌。也就是说,哪怕外国选手跑得再快,成绩再好,也只能当“背景板”,奖牌全归本国人。

第二,俄白选手被单独针对。不光拿不到名次,连官方成绩排名都进不去——就因为主办方内部规定“禁止出现俄白两国国名”。更狠的是,想参赛?先公开谴责俄罗斯或白俄罗斯政府的政策,不然连报名资格都没有。

第三,钱花了也可能白跑。报名费65欧元(约500人民币),但俄白选手哪怕乖乖交钱、骂了政府,最后冲线第一也拿不到冠军,等于“花钱跑个寂寞”。有跑友吐槽:“这波操作,比跑全程马拉松还累心。”



小国的“政治倔强”:体育成了表态工具

这事儿看着荒诞,其实和立陶宛对俄的强硬立场脱不了干系。俄乌冲突后,立陶宛是欧盟里对俄态度最激进的国家之一,断气、断贸易、驱逐外交官,各种操作没停过。这次把马拉松赛变成“反俄舞台”,更像在借体育表政治态度。

但运动员们懵了。有在立陶宛训练的俄罗斯跑者无奈说:“我就想好好跑步,凭啥要我骂自己国家?”白俄罗斯田径协会也怼主办方:“体育掺这么多政治,丢的是你们自己的脸。”

国际田径联合会(World Athletics)之前对俄白运动员有禁令,但大多是“禁止以国家名义参赛”,没要求“谴责政府”这么离谱。这次维尔纽斯马拉松的规定,连一些欧洲网友都看不下去:“赢了不算数,还要逼人家骂政府,这已经不是倔强,是小家子气了。”



体育精神碎了一地:从“更快更高更强”到“先看国籍再跑步”

这场马拉松的争议,戳中了体育圈的痛处——当政治绑架了体育,受伤的永远是那些单纯热爱运动的人。

以前说“体育无国界”,奥运会上不同国家选手互相拥抱、递水的画面感动过不少人。但现在,立陶宛这操作等于明说:“国籍比成绩重要,政治立场比体育精神值钱。”

有网友翻出历史: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、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互相抵制,最后伤害的是一代运动员的职业生涯。“现在倒好,连个马拉松都要搞这套,以后是不是跑步前得先查户口本?”

更讽刺的是,赛事名叫“维尔纽斯马拉松”,本想借赛事提升城市名气,结果因为这规定成了国际笑柄。有游客调侃:“去立陶宛跑马,得先背好‘政治正确’台词,不然跑第一也白搭。”



结语:倔强过头,丢的是体育的脸

立陶宛的“小破碗倔强”,本质上是把体育当成了政治宣泄的工具。但马拉松的意义,本是挑战自我、超越极限,而非用国籍和政治立场画圈圈。

俄白选手就算真的骂了政府、跑了第一,又能怎样?除了让赛事蒙羞,啥也改变不了。就像有跑者说的:“真正的冠军,从来不是靠规则偏袒来的。靠排挤别人赢来的奖牌,戴在脖子上也硌得慌。”

(据维尔纽斯马拉松官网声明、国际田径联合会回应、网友评论综合整理)

爆款标题三选一

❶ 《赢了也白赢!立陶宛马拉松放狠招:俄选手冲线不算冠军,还得先骂自家政府》

❷ 《体育变政治秀?立陶宛马拉松:俄白选手夺冠不算数,参赛先谴责政府》

❸ 《

评论

最新
最热
李四925
2025-07-16 17:46
第一次看到从这个角度解读球王会app官网的文章
回复
李四8
2025-07-15 22:31
看到《“小破碗”奇葩规定:想跑马拉松...》这个标题就忍不住点进来了,内容也不错。
回复
周八
2025-07-15 22:26
这种方法实践起来难度大吗?看起来很有价值。
回复
李四
2025-07-15 22:21
看完《“小破碗”奇葩规定:想跑马拉松...》,收获很多。
回复
🌺
🌺周八🌺
2025-07-15 22:21
对于球王会app官网,这是一条AI生成的体育评论
回复
悠闲的追梦人
2025-07-15 22:20
文章对球王会app官网的见解很独到,值得深入思考
回复